《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572015/7/7 11:07:57经济管理系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成本会计实务》是继《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的一门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而且可以为《管理会计》、《审计学原理》和《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

《成本会计实务》融理论思维训练与实践操作为一体,是阶段性实训课程。以工业制造企业成本费用归集、成本费用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报表编制,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为主线,将企业真实成本计算数据转换为学习情境,通过以项目为单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费用的分类,理解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掌握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及成本分析,熟练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能解决成本核算的实际问题,顺利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务。

(三)设计思路

1.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课程模式。根据企业成本核算岗位,开展广泛调研,在邀请会计实践专家对成本核算岗位典型的职业工作进行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技术,遵循“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项目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项目、完成任务中学习并掌握成本核算知识、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是以会计专业就业面向岗位中成本核算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选择以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综合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辅助方法和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作为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均能体现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各学习项目之间保持内容变化而过程不变。

3.在每一个学习任务中,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可设计若干个学习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环上升。理论知识的选取则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时

本课程建议为72学时(含机动4学时)。

三、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熟悉费用的分类,掌握成本

核算的程序。

2.掌握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的确定,熟练掌握各项要素费用的日常核算工作。

3.理解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核算对象的划分,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各种方法。

4.掌握成本费用相关的各项定额的制定及调整。

5.掌握各种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企业生产特点进行成本核算程序的设计。

2.能进行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编制各种分配表。

3.能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正确核算产品成本。

4.能编制主要成本报表,并进行相关分析。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2.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成七个项目,以项目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操作技术为核心,辅以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

项目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学时:6

学习任务

学时

主要内容

1.1企业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

1.5

1、成本的经济实质

2、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

3、费用按经济内容、经济用途分类及其内容

4、成本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

5、企业成本核算的程序及其设计

1.2成本的分类

1.5

1.3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2

1.4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协调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部门有关成本核算的凭证填制、传递及交接工作

2、      能确定成本核算相关账户的设置

3、      能根据企业生产情况设计成本核算程序

1、了解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2、理解成本会计的核算原则和要求

3、掌握费用的分类及其内容

4、了解产品成本核算的组织及相关会计制度

5、熟悉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写成本核算的相关凭证

2、模拟练习凭证传递及交接工作

3、观摩生产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

4、训练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用途的分类

5、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确定核算账户,设计成本核算程序

1、选取一家代表性的制造企业,以课件或实地观摩使学生理解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

2、介绍产品成本核算的相关会计制度

3、组织学生进行成本经济实质的讨论

 

项目二:要素费用的核算

学时:14

学习任务

学时

主要内容

2.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

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外购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归集与分配

5、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6、包装物的归集与分配

7、其他支出的归集与分配

2.2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

2.3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

2.4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根据企业生产情况设置产品成本项目

2、能完成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能确定各种要素费用归属的成本项目

4、      在要素费用核算过程中能遵守相关成本制度

1、了解各种要素费用的特点

2、掌握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和费用方法

3、掌握产品成本项目的确定

4、了解各项要素费用相关的政策制度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

2、练习各种要素费用归属的成本项目

3、观摩、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业务实训相结合

1、以观摩或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产品生产过程

2、课堂讲授归集和分配程序

3、各种要素分配采用案例分析与业务实训的方式

 

项目三、综合费用的核算

学时:12

学习任务

学时

主要内容

3.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6

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废品损失的确认、归集和分配

4、停工损失的确认、归集和分配

 

3.2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

3.3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2

3.4停工损失的确认、归集与分配

1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分清辅助生产成本各分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运用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

3、能合理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进行分配

4、能进行废品损失的核算

1、掌握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2、清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能合理选择方法

3、掌握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具体方法,并合理选择分配方法

4、明确废品损失的含义,掌握废品损失核算的具体方法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提供辅助生产的特点,合理选择分配方法

2、编制各种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并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结转

3、根据车间生产特点选择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4、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并进行账务处理

5、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业务实训相结合

1、选取有两种及两种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企业,让学生了解辅助生产过程及特点

2、比较各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明确适用范围

3、讲清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确定原则

4、讲清废品损失的内容及核算方法

 

项目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学时:8

学习任务

学时

主要内容

4.1在产品的数量核算

2

1、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系

2、在产品的数量核算

3、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4、完工产品的成本结转

4.2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4

4.3完工产品的成本结转

2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计算在产品的数量

2、能区分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能根据产品生产特点选择费用分配方法,并进行生产费用的分配

4、能正确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1、了解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含义

2、理解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掌握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

4、培养解决生产费用分配实际问题的能力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根据产品数量资料,计算确定在产品

2、根据产品生产特点选择费用分配方法,并进行生产费用的分配

3、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生产成本明细账)案例训练

4、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训操作

1、设计有一定在产品的生产企业的教学环境

2、提供在产品的特点,要求学生选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3、着重生产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4、注意案例分析与业务实训的相结合

 

项目五: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学时:16

学习任务

学时

主要内容

5.1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1

1、企业生产特点与生产类型

2、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3、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4、 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5、成本计算的一般分批法、简化分批法

6、成本计算的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5.2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5

5.3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3

5.4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7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确定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2、能按品种法完成成本核算程序的全过程

3、能采用一般分批法和简化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4、能根据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

5、能编制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进行成本还原

1、了解产品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2、理解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4、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5、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6、掌握综合成本还原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根据模拟资料选择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2、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案例训练

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案例训

4、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训练

5、综合成本还原计算方法案例训练

6、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训操作

1、选取不同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企业,组织学生观摩,并讨论其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2、编制案例,分别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案例分析

3、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成本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六: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学时:6

学习任务

学时

主要内容

6.1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2

1、产品的分类、类内成本分配方法

2、联产品、副产品、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

3、定额法成本计算的程序

4、定额法成本计算

6.2联产品、副产品、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

2

6.3成本计算的定额法

2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2、能运用分类法分配计算产品成本

3、能运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

4、能计算联产品、主副产品、等级产品的成本

1、了解各种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理解各种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基本原理

3、掌握各种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应用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分类法分配计算产品成本案例训练

2、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案例训练

3、联产品、主副产品、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案例训练

4、案例分析与业务实训相结合

1、选取不同生产工艺特点的企业,让学生了解各种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2、编制案例,分别进行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案例分析

3、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成本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七: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学时:6

学习任务

学时

主要内容

7.1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方法

1

1、成本报表的种类及其编制方法

2、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3、产品生产成本表和编制方法

4、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5、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和分析

6、期间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和分析

7.2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1.5

7.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1.5

7.4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和分析

1

7.5期间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和分析

1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

2、能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3、能对基本成本报表进行分析和说明

4、能参与管理部门的成本决策

1、明确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

2、掌握基本成本报表的结构好编制

3、掌握基本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案例训练

2、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案例训练

3、基本成本报表案例分析训练

4、案例分析与业务实训相结合

1、编制案例,训练基本成本报表的编制

2、通过案例,讲授成本报表的方向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

1.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2.本课程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详细讲解;  

3.教师要按步骤检查学生的实训进度,防止学生抄袭;  

4.写小结和课堂提问是控制学生实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二)教材编写

依据本课程标准和教学策略布置教材、学材,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教--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思想。

(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试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本课程属于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有一个真实或仿真的操作环境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

(四)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为了增大每堂课的信息容量,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使用多媒体教室,会计模拟实训室。

1)实训场所。用于进行成本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岗位技能训练等模拟实训室或者具备成本核算等功能的会计分岗位综合实验室;配置具有成本报表模拟实训软件的网络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2)实训工具设备。①足够数量的成本核算工作所需的办公文具,如办公设施、文具盒、打印机、扫描仪、计算器、文件柜及各种日用耗材;②足够数量的实训资料,具有仿真的工业企业、服务业的成本核算业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

3)文本制度。配备企业成本核算业务操作规范手册,包括要素费用的核算、综合费用的核算、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操作实施条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

1)直观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观看实际操作录像等直观的方法演示工作过程,进行操作示范。要素费用的核算流程演示、综合费用的核算流程演示、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流程演示、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流程演示。

2)角色扮演法

虽然从总体上看,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角色就是“成本核算员”,但是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操作方式下各个不同的小组和小组中的不同成员需要交替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有利于明确学生在小组中的责任,也便于不同小组交替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制定成本费用计划、负责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核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编制成本费用报表并进行分析等角色,分角色实训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进行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技能的全面训练。

3)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方式,课堂教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利用教学场所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在教授中更多的是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展示每个项目的基本流程,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分析实际案例。比如:成本费用界限的确定,成本计算中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基本计算方法,这些基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选择。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才能系统、全面地了解每个基本计算方法的整体结构,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案例教学法

教学案例包括用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实用案例、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案例。其中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是教学中常用的案例。案例的表现形式有文字、图片、影像等。通过案例演示能够较好地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加深对企业成本核算的理解。

本课程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演示、启发引导、任务驱动、模拟实训、参观、顶岗实习、以及项目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子课件、投影、视频、音频、Flash动画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企业成本核算业务示范操作过程演示,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现实的学习场景中。学生对照这些演示操作就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流程,并按照操作演示的指引完成模拟操作。主要包括: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操作演示、薪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操作演示、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操作演示、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操作演示、成本计算的基本方式操作演示、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操作演示等。

2)网络教学手段

教师进行仿真业务设计及学生进行成本计算与成本报表编制仿真实训时采用网络教学软件,实现教学与工作的一体化。在网上提供实际工作中相同的成本核算软件,提供虚拟的企业各种经济业务和原始记录,以及为完成这些虚拟项目所需要的环境、素材和工具。为学生营造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同的成本费用核算环境,学生通过这些软件能够在网上完成与真实项目相同的成本核算业务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多媒体、视频和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3.其它

根据我国会计法规的调整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和国际成本会计的发展,在平时授课中应介绍一些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会计法规知识和最新的科技动态。

六、考核与评价

(一)、评价内容与方式

1.学习过程评价

1)学习态度:通过考勤登记、抽查笔记、课堂发言的次数等方式来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学习效果评价

(1)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本和实训报告的批改、阶段性测试、期末考试等方式考核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2)专业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实训、阶段性综合实训、案例分析、期末考试等方式考核评价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程度。

(二)评分结构(总分100分)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鉴定成绩、阶段性鉴定成绩和期末鉴定成绩,平时鉴定成绩占50%,阶段性鉴定成绩占25%,期末鉴定成绩占25%。主要考核与评价学生对成本核算程序的理解,对运用各种费用成本核算方法正确归集、计算产品成本能力的掌握。

平时鉴定成绩分为出勤成绩、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三部分。考勤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根据学生考勤情况确定;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根据平时完成作业情况、实务操作、案例分析和学习态度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课堂提问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根据课堂提问、课堂实训完成情况确定。阶段性测试成绩根据期中考试、阶段性测验、阶段性实训报告完成情况等确定。期末鉴定成绩由教师根据各项目的知识目标,在鉴定试题库中抽题组卷并采取闭卷笔试的方法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25%。学生课程成绩构成如下表。

序 号

项目及占总成绩比例

总评成绩

1

平时鉴定成绩(50%

考勤(20%

出勤、迟到、请假等情况

100%

作业(20%

作业情况、实务操作、案例分析和学习态度

提问(10%

课堂提问、课堂抽查、课堂实训完成情况

2

阶段性测试成绩(25%

期中考试、阶段性测验、阶段性实训报告完成情况

3

期末鉴定成绩(25%

期末综合性考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