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会计专业建设任务书

652015/7/7 10:42:02经济管理系

 

 

 

 

 

 

2014年度山西省职业教育

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

 

 

 

 

专业名称        会计            

专业代码       120100          

学校名称   山西省贸易学校      

专业负责人     朱瑞祥           

 

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财政厅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填 写 说 明

1.请各项目院校如实填写;

2.各级项目进度均须明确年度目标、可监测指标及经费预算;

3.请按照本任务书格式填写,其中第34表须按照各子项目逐项填写,分项分页。

4.申报表用A4纸张填报,双面打印并装订成册。

   5.该任务书经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后实施建设。

 

 

 

 


1.申报专业基本情况

1-1

学校概况

学校名称

山西省贸易学校

学校性质

高职□ 中职√

学校主管部门

山西省粮食局

法人代表

阎图强

联系电话

0351-4292335

学校招生专业数

10

在校生数

4584

2014年招生数

1120

2014年毕业生数

1484

校内专任教师数

112

专任专业教师数

118

校内兼职教师数

15

校外兼职教师数

71

校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数

3683(台、套)

校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737(万元)

1-2

专业名称

会计

专业代码

 120100

专业所属大类

财经类

专业所属二级类

 会计

专业对接的产业

 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

就业面向岗位

会计、出纳 、收银、统计

专业开办时间

1953

是否跨省招生

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订单培养

理论教学学时

1500

理论教学占总学时比例

 49.7%

校内实践教学学时

376

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24.8%

校外实习学时

1140

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75.2%

顶岗实习比例

37.8%

1-3

实训室数量

5

可进行实训项目数

35

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407

现有实训仪器设备(台套)

344

其中大型实训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

主要职业资格证书[1]名称

会计从业资格证

统计证

收银员证

证书等级

中级

获证比例

12%

100%

100%

1-4

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

订单培养

合作企业数

2

主要合作企业名称

美特好公司

恒辉集团

 

 

合作起始时间

2009

2010

 

 

合作主要内容和形式

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

 

 

企业参与教学(人/课时)

4/120

2/64

 

 

2013-2014学年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

107

48

 

 

2013-2014学年接收就业学生数(人)

104

40

 

 

2013-2014学年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

316

 

 

 

企业向学校捐赠或投入总额(万元)

15

 

 

 

企业供学校使用的设备总值(万元)

280

 

 

 

企业的专项投入(万元)/项目类型

    _____

 

 

 

                       

 

 

 

1-5

本专业在校生

年度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报到率

其中:

中、高考招生

招收有实践经验人员

社会培训人数

2012

1548

697

100%

697

 

120

2013

1698

551

100%

551

 

133

2014

1598

350

100%

350

 

135

1-6

就业

年度

毕业人数

订单培养人数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转岗率

平均

月薪

2012

327

46

87%

80%

12%

1600

2013

401

53

89%

82%

16%

1780

2014

450

52

90%

85%

13%

1800

1-7

师资

 

人数

其中: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双师型”教师人数

校内专任专业教师

23

5

10

21

校内兼课专业教师

5

4

1

3

校外兼职教师

33

6

9

17

专业带头人

基本情况

学校培养了1名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科带头人

教学名师

教学团队

情况

以强化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实习实训指导能力为核心,以深入企业实践、培训研修、加强教研等为手段,基本形成结构较合理、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强、团结协作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1-8

成果

教学成果

重新规范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了教学内容,按项目或任务组织教学;编写(含出版)四本校本教材;主要课程编制了课程标准和实训指导书;主要课程进行了初步教学模式改革;建有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省级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专业。

1-9

相关专业

情况

专业群相关专业

专业名称

示范或骨干

建设专业

实训基地

建设项目

资源库

建设项目

其他项目

1. 市场营销

省级示范专业

不完善

部分

2.物流服务与管理

不完善

部分

                           

 

 

 

 

 

 

 

 

 

 

 

 

 

 

 

 

 

 

 

 

 

 

 

 

 

 

 

 

 

 

 

 

 

 

2.项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分年度建设计划1000字以内)

2.1项目建设目标

以培养面向中小企事业收银、出纳、纳税申报、会计核算、主管会计等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形成 “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会计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将会计专业建成办学理念先进,行业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具有先进示范性的品牌专业。

2.2项目建设内容

1.深入企业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明确山西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 “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优化课程体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4. 建设优质课程。完善原有精品课程,完成《会计岗位实训》精品课程建设。

5.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原有教学资源平台,完成《会计岗位实训》校级精品课资源平台。        

6. 改革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根据各门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场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岗位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并在专业群中推广应用。

7.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完善原有校内外实训基地,新建1个校内实训室。

8.改革评价模式。构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制订考试(核)评价方案。

9.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学团队整体素质提高。

10.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2.3 分年度建设计划

20153月——20162

组织调研会计人才需求状况和会计岗位能力要求。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初步形成“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修订会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构建。新增1名专业带头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20163—20172

完善会计专业课程标准。根据各门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立核心课程平台,建设《会计岗位实训》校级精品课。构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并试运行。增加实训工位。新增2名骨干教师。对主要课程(项目)制订考核方案。完善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修订管理办法,深入开展订单培养。

20173—201712

修订会计专业实训大纲。提高教学团队整体素质。对所有课程(项目)制订考核方案。完善工学结合教学实施过程的管理办法,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3.项目建设进度表

子项目名称

建设基础

201512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612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712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人才需求调研

2012年进行企业调研

预期目标:

通过调研,明确我省对会计人才需求状况和会计岗位能力要求。

验收要点:

1.调研方案;

2.调查问卷;

3.调研报告;

4.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预期目标:

初步形成“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文件;

3.“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预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1.“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

2.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记录;

3.“课岗对接、学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试运行情况报告。

预期目标:

形成“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全面推广,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运行机制。

验收要点:

1.“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

2.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记录;

3.“课岗对接、学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情况及成效报告。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初步建立

预期目标:

通过论证,优化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职业活动为主体,课程设置与会计职业岗位相衔接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1.就业岗位(群)及岗位(群)能力调研报告 ;

2.构建会计专业适应“课岗对接、学训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方案;

3. 会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4.教学组织管理相关资料(课表、教案、教学日志等)

预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制定主干课程标准,规范教学标准。           

验收要点:

1、 实施新课程体系调查表及意见反馈表;

2. 会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修订稿;                                

3.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4.教学组织管理相关资料(课表、教案、教学日志等)

      

预期目标:

形成完备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修订会计专业实训大纲,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验收要点:

1.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2. 会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修订稿;

3.会计专业实训大纲。 

4.教学组织管理相关资料(课表、教案、教学日志等)

 

      

优质课程建设

已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

预期目标:

完善核心课建设和《会计综合实训》和《会计电算化》两门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1. 完善《会计综合实训》和《会计电算化》两门精品课程方案;

2.优化精品课平台;

3.精品课教学视频。

预期目标:

建立核心课程平台,建成《会计岗位实训》校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

1.  核心课程平台框架;

2.  《会计岗位实训》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预期目标:

完善核心课程平台和精品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

1. 核心课程平台;

2. 《会计岗位实训》校级精品课程配套资料。

教学资源库建设

有部分教学资源

预期目标:

完善原有教学资源库。

验收要点:

1. 制作和印刷成套的企业模拟实训资料;

2. 购买经管类图书;

3. 核心课程教学软件。

预期目标:

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验收要点:

1. 制作和印刷成套的企业模拟实训资料;

2. 购买经管类图书;

3. 核心课程建设平台。

预期目标:

继续完善教学资源库,建立数字化交流平台。

 

验收要点:

1. 制作和印刷成套的企业模拟实训资料;

2. 购买经管类图书;

3. 会计专业资格证考试《会计电算化》《珠算》考试资料。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中主要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

预期目标:

创新教学模式,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验收要点:

1.教学模式改革报告; 

2.教学课件、视频案例;                             

3.课程设计案例;

4.教研活动记录;

5.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资料;

6.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资料。

 

预期目标: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深入开展教学手段改革。

验收要点: 

1.教师接受现代化教学手段培训记录;

2.教学课件、视频案例;                             

3.课程设计案例;

4. 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资料;

5.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资料。

 

预期目标: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验收要点:

1.教学方法改革成效报告; 

2.教学课件、视频案例;                             

3.校本教材;

4.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资料;

5. 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相关资料。

实训基地建设

省级建设的实训基地

预期目标:

完善原有校内实训基地;新建一个实训室。

验收要点:

1.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构建方案;

2.新建一个实训室方案;

3.实训报告;

4.实训记录。

预期目标:

拓展校内实训室使用功能;增加实训工位。

验收要点:

1.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构建实施资料;

2.增加实训工位资料;

3.新建一个实训室资料;

4.实训报告;

5.实训记录。

预期目标:

完成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造和新建工作。

验收要点:

1.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报告;

2.实训报告;

3.实训记录。

评价模式改革

已初步建立了“过程+能力”的评价体系

预期目标:

构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并试运行。

验收要点:

1.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方案初稿;

2.学生考证成绩单;

3.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职业鉴定的相关资料;

4.评价模式可行性报告。

 

预期目标:

完善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主要课程(项目)制订考核方案。

验收要点:

1.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方案;

2.学生考证成绩单;

3.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职业鉴定的相关资料;

4.主干课程(项目)考核方案。

预期目标:

完善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所有课程(项目)制订考核方案。

验收要点:

1.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方案实施报告;

2.学生考证成绩单;

3.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职业鉴定的相关资料;

4.课程(项目)考核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

2名学科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达到90%

预期目标:

新增1名专业带头人;提高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业务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验收要点:

1.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2.专业带头人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资格证书;

3.专业带头人参加培训、考察、实践和交流的证明文件;

4.专业带头人教学模式改革总结;

5.专业带头人教学成果;

6.专业带头人实践锻炼资料。

预期目标:

新增2名骨干教师,提高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业务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验收要点:

1.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2.骨干教师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资格证书;

3.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考察、实践和交流的证明文件;

4.骨干教师教学模式改革总结;

5.骨干教师教学成果;

6.骨干教师实践锻炼资料。

预期目标: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团队整体素质

验收要点:

1.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2.青年教师的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资料;

3.“一帮一”资料;

4.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的证明材料;

5.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资料;

6.教师实践锻炼资料;

7.教学团队建设总结报告。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订单培养

预期目标: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形成工学结合教学实施过程的管理办法,开展订单培养。

验收要点:

1.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文件;

2.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

3.顶岗实习考核办法;

4.校企合作协议和备忘录;

5.“订单”培养协议;

6.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预期目标:

完善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完善工学结合教学实施过程的管理办法,继续加强美特好商学院建设。

验收要点:

1.  校企合作协议和备忘录;

2.  顶岗实习计划,任务书、指导书;

3.教师指导实习管理制度(试行)

4. 教师指导实习记录;

5.美特好商学院实施办法。

预期目标: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全面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验收要点:

1.校企合作协议和备忘录;

2.教师指导实习记录;

3. 学生顶岗实习总结,记录;

4. 美特好商学院实施情况总结。

4.项目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子项目名称

建 设 经 费 来 源 及 预 算

省财政资金

举办方配套

学校自筹

其他投入

合计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需求调研

1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

1

 

 

 

 

 

 

 

 

 

 

 

 

 

课程体系建设

1

1

 

 

 

 

 

 

 

 

 

 

 

 

 

优质课程建设

2

4

1

 

 

 

 

 

 

 

 

 

 

 

 

教学资源库建设

4

3

2

 

 

 

 

 

 

 

 

 

 

 

 

实训基地建设

47

5.5

2.5

 

 

 

 

 

 

 

 

 

 

 

 

师资队伍建设

5

4

1

 

 

 

 

 

 

 

 

 

 

 

 

教学模式改革

2

1

 

 

 

 

 

 

 

 

 

 

 

 

 

评价模式改革

0.5

0.5

0.5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2

3

2.5

 

 

 

 

 

 

 

 

 

 

 

 

总计(万元)

66.5

24

9.5

 

 

 

 

 

 

 

 

 

 

 

 


5.项目建设方案概述

(主要包括项目需求论证、基本思路、主要举措和保障条件等)

   一、需求论证

20109月财政部发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财会〔201019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会计人才发展规划。 根据该规划,2020年,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长40%,即在现有基础上增加4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0万。规划要求:继续增加各类别初、中级会计人才在会计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到2015年,实现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才比例为53560;到2020年,使这一比例为104050。在规划中财政部明确将“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和“重视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作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未来10年,我国会计行业将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二、基本思路

以培养面向中小企事业收银、出纳、纳税申报、会计核算、主管会计等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建立和完善 “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健全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提升会计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三年项目期建设,将会计专业建成办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具有先进示范性的品牌专业。

三、主要举措

(一)深入开展企业调研

进行企业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明确山西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根据社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优化专业定位、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确定会计专业的人才的能力需求、需求层次、招聘途径、内部人才培养途径;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薪资、岗位职责、知识技能应用情况、对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等;增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会计专家,组建专业建设团队,广泛进行会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明晰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岗位,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点和要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课岗对接:学生在校的第一、二期,统一开设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获取从业必备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会计素养,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第三、四期,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及兴趣实施分岗教学,分别设置会计、出纳、收银等岗位,把会计专业面向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在校内实训基地安排仿真工作情景的分岗教学,使用仿真的单、证、账、表、章进行会计岗位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与会计从业资格证、收银员资格证、保管员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相衔接。第五、六学期,根据学生的岗位方向和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双证毕业制”,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学训结合:将学生对会计岗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形成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由于单家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有限,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只能“零售”;财会信息的保密性要求高;会计人员培养周期长。因此会计专业的学训结合需借助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共同完成。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树立“把企业搬进校园的理念”,充分增强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性,让学生在校内的模拟实训真正实现“在仿真的环境中体验企业会计的相关岗位工作”,让学生通过校内实训树立职业人的基本意识,体验职业人的工作氛围,掌握会计及相关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三)优化课程体系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会计及相关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为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

会计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流程见下图:

 


1-1课程体系建设流程图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会计专业将成立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小组,研究确定课程结构、理论与实训的课时比例、课时安排。为适应“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2、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会计职业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岗位能力、拓展能力。这三方面能力应有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因此会计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相关课程的层次性,设置思路如下:

第一、二学期进行会计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即围绕文化基础课程、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培养具有一定会计专业基础能力的人才。本阶段在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同时将专业课程开设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结合,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打下理论与思想基础,奠定基础能力。

第三、四学期进行会计专业岗位能力培养。即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的需求,结合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收银员证书、保管员证书等)的要求开设相应的项目课程,为学生从事相应岗位工作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奠定岗位能力。

第五、六学期进行会计专业拓展能力培养。即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性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和树立,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增进拓展能力。

3、课程设置与会计职业岗位相衔接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会计专业确定四个典型岗位(群):会计综合核算岗位(群),出纳岗位(群),收银岗位(群),仓储管理岗位(群)。对应的职业(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见下表:

1-1典型职业岗位对应职业、证书一览表

岗位层次

典型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工种)

职业资格证书

第一层次

会计综合核算岗位(群)

会计(会计主管、会计核算员)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二层次

出纳岗位

出纳

第三层次

收银岗位(群)

收银员

收银员证书

仓储管理岗位(群)

保管员

保管员证书

 

分别对四个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展开进一步调研,明确不同岗位对应的学习领域,在此基础上突破会计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分别建立基于不同岗位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形成会计综合核算岗位(群)课程体系方案、出纳岗位(群)课程体系方案、收银岗位(群)课程体系方案、仓储管理岗位(群)课程体系方案。

4、建设课程标准

在会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吸收会计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项目组,制订会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按照新构建的基于不同岗位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进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标准应充分体现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全面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实现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使学生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就具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四)建设优质课程

完善《会计综合实训》和《会计电算化》两门精品课程,将《会计岗位实训》做成校级精品课。               

(五)建设教学资源库

1、制作和印刷成套的企业模拟实训资料,购买经管类图书。         

2、修订课程标准建设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吸收会计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项目组,制订会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按照新构建的基于不同岗位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根据调研重新修订会计专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充分体现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全面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实现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使学生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就具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资料

(六)改革教学模式

从培养目标出发,按照职业活动过程和职业教育规律设计教学过程。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根据各门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会计岗位实训》等以会计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充分运用场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岗位教学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小企业会计实务》等课程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程积极推进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以会计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典型职业岗位课程,主要安排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教学。借助仿真的教学环境,教师按照“认知学习---任务驱动---项目落实----模块整合---全程实训”的步骤,实施“做中教、做中学”,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达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七)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与实训中心合作,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构建。在对现有实训室进行全面完善和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新增会计综合实训室工位数52个,配备翰林提学习机,完善实训室的功能,实现校内实训基地在功能上集校内实训、技能培训、技能大赛与职业鉴定为一体,从而增强校内实训基地服务社会的能力。再新增一个会计技能实训室。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在环境布置、设备配置、文化氛围、管理模式等方面力求与实际相一致,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探索教师和行业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经营过程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实训设备发挥最大的功能;在实训基地的功能上,集校内实训、技能培训、技能大赛与职业鉴定为一体。各实训室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应形成资源共享。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让会计专业“课岗对接、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到实处,推进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推进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美特好公司等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扩大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合作办学的紧密度,2016年,将稳定型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扩大到13家,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专业阶段性实习和顶岗实习。

(八)改革评价模式

1、构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行业、企业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评价方式相结合,构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制订考试(核)方案

对主要课程(项目)制订考核方案,实行分项考、过程考、岗位考、综合考、现场考等多种形式,在课程成绩中体现能力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进行考核评价。

(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培养

计划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要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或高级讲师,理论基础扎实,师德师风典范,实践教学能力突出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参加培训、考察、进修、学习 、交流、参加企业实践活动等措施,使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瞻远瞩的眼界和专业敏感性,能够带领团队进行专业创新与建设、课程开发与研讨,成为会计专业教学的领军人物。

2、骨干教师

计划培养2名骨干教师,要求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并取得双师证书,通过考察、进修、在职或双师培训,到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顶岗锻炼等措施,使骨干教师能出色完成教学研究、教材修订以及教学示范等工作,同时还能协助专业带头人做好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工作,从而形成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带动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

3、青年教师培养

组建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通过岗位培训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岗位;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丰富其教学方法和技巧;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充分利用青年教师对新生事物接受快的特点,将传统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青年教师的晋升和奖励机制,激发青年教师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积极拓展渠道,有计划地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技能能手作为兼职教师。一方面让专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参加教学改革、课程开发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对兼职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计划到2015年兼职教师达到30人。

5、教学团队建设

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着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2015年达到90%2016年达到92%2017年达到93%。加强双师型的定岗锻炼,要求每位专职教师每两年顶岗锻炼时间不少于2个月。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职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并通过帮助合作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校企间的合作与互动。

(十)加强校企合作

1、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保障工学结合质量

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长、教学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实训中心主任和企业专家组成。具体负责本部实习工作的安排、组织、检查、落实。

2、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

在原有《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预案》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顶岗实习企业指导老师考核办法》,建立一个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综合考核评价系统,将工学结合纳入制度管理的轨道,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3、规范工学结合实施过程的管理

校企共管实训实习教学过程,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校企共同确定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会计人员组成的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实习计划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程度,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学部、专业负责人不定期现场巡视检查,校级领导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协同教务处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档案,对学生和相关教师进行实时、动态管理,提高实习质量。同时也对实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合理评价,促进教师转化观念,由单纯教学向实践性教学转化,形成一个多方参与、开放的多维评价体系。

4、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双赢

在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加大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力度。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聘请企业财务负责人、资深会计人员等企业专家参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利用专业教师的理论优势和教学经验,为企业职工进行相关会计准则、制度、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和辅导。提升企业关于内部控制、成本核算、纳税筹划等管理能力,实现优势互补。通过与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公司的合作,创新美特好商学院合作机制,共同完成会计专业学生订单式培养和企业在职员工业务培训。校企双方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实习、就业有岗位,企业人力资源有保障,实现校企双赢。

四、保障条件

() 组织保障

1、成立专业建设领导组

  长:阎图强

副组长:尚瑛达

武京运(山西省粮食局财会处)

        张丽娟(美特好商学院院长)

  员:王丽萍、朱瑞祥、王玉平、李灵云

2、成立专业建设实施组

  长:朱瑞祥

副组长:李灵云、张忠良

  员:王戈侠、曹金梅、任晓红、李珍、张虹、汤兰萍、付彦、秦铭、巴媛媛 、段新华、郑文萍、卢玉娟

(二)制定各项具体的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控

1、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有关规定,建立本专业建设的具体管理办法,主要有:专业建设管理细则,定期汇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项目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考核奖励办法,经费安排与使用管理办法等等,形成规范管理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2、加强过程监控

1)在建设过程中,实施组长根据项目要求,定期填写《项目进度报告》,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立项书》和《年度进展报告》对该建设项目进行检查。

2)系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研讨会,邀请学校和行业企业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参加会议,共同对专业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论证,保证专业建设顺利实施。

3)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责任到人。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将根据实施组成员特长进行分工、指导和把关;参加建设的实施组人员要做到任务明确,标准具体,并实行任务责任制。

(三)资金保障

学校建立“重点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总额100万,以省财政投入为主,严格执行专款专用,认真按照预算执行。

 

6.审核意见

 

 

 

 

 

 

 

 

同意建设

 

 

 

 

 

山西省教育厅

2015年 月 日

 

 

 

联系部门

山西省教育厅

职教处

电话

0351-3046534

传真

0351-7676268

电子邮箱

sxszjc@163.com

 

 

 



[1]指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