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山西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92013/5/9 9:18:51经济管理系

关于印发山西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20年)的通知

晋财会 [2011] 19

各市财政局,省直各部门,省直管单位:

根据《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和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山西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附件:

山西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为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提升会计人才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职能,加快推进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根据《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财政部门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打造出了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能够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会计人员队伍。截止2010年末,全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36万人,会计师事务所282家,执业注册会计师0.31万人,非执业会员0.2万人。会计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4万人,占总人数的67%;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为9万人,占总人数的25%,其中高级会计人员0.4万人,中级会计人员3.6万人,初级会计人员5万人,高、中、初级的比例为44056。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领军性人才严重匮乏;会计人才结构和分布还不尽合理;总会计师职位没有能够按照规定设置,职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会计人才的流动配置机制没能完全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还没有做大做强,等等。

会计人才是山西省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未来5-10年,是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各类会计人才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会计人才的发展上抓住山西成为国家资源型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科学规划,先行先试,锐意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山西省会计人才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二、会计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会计人才发展规律,大力推进会计人才战略,以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人才能力建设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打造复合型高层次会计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导方针是:

——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把服务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为会计人才拓展事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努力使各类会计人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

——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会计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会计人才建设各项制度,完善会计人才开发政策措施,营造会计人才发展宽松环境,促进会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会计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高端引领,协调推进。以全国及山西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工程为重要平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知识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带动会计人才队伍整体发展。统筹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才资源开发,统筹会计人力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会计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山西省会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满足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需要,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较高、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努力形成山西会计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

——会计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加到50万人,基本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会计人才素质大幅提高。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涉及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各类别高级会计人才总量增加到5000人。

——会计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年龄、专业、层次等结构得到优化,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

——会计人才竞争优势明显加强。从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在充分考虑全省会计人才现状和现有培训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培养100名左右在大中型企业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50名左右在行政事业单位担任财务负责人的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50名左右具备国内资本市场认可的专业资格、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类会计领军人才,50名左右在会计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能够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任务的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建成一批会计人才高地,造就一支国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

会计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会计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会计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

三、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培养造就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高级会计人才。着眼于促进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提高省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建设力度。到2015年,培养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内一流业务水平的高级会计人才500人;到2020年达到1000人。

(二)培养造就具有国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加快完善山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为山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出省外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到2015年,培养造就20名具有国内认可度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到2020年达到50人。

(三)培养造就具有国内一定影响力的会计学术带头人。着眼于提高会计理论创新能力,通过培育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会计理论高层次人才,促进山西省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持续繁荣发展。到2015年,培养具有国内一定影响力的会计学术带头人不少于10人;到2020年达到30人以上。

(四)统筹开发其他各类各级会计人才。加快其他各类各级会计人才的培养,为单位会计基础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形成不同类别和层级会计人才的合理布局,为高级会计人才提供重要储备。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在着力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同时,重视会计从业人员、会计初中级人才的培养,促进会计人才资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努力打造一支职业道德水准高、业务娴熟、技能综合、职业判断能力强的会计人才队伍。到2015年,实现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才比例为5:35:60;到2020年,使这一比例为10:40:50

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制定《山西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健全会计领军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淘汰机制,推动实现会计领军人才培训与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制度、会计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有机衔接,使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成为长效机制。

(二)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适应现代会计职能重大转变,积极推动在大中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设置总会计师,积极探索建立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进一步强化总会计师职能,提升总会计师地位,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单位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三)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按照《会计法》和《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规定,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严格评选程序,创新评选方法,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并努力将全省会计人员评选表彰与省级劳动表彰奖励相衔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会计人才培养、成长环境。

(四)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积极争取设置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含副高级和正高级)等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逐级递进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继续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新形势下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管理,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特别是高科技作弊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

(五)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依据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要求,完善本省题库,引进全国考试题库,使我省会计人员入门水平趋同于全国或高于全国。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系统,实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上报名、交费远程监控,在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公正性、科学性的同时,方便报考人员。

(六)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制定《山西省会计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基本建立规范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体制。完善《山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满足会计人员和经济社会需要。改革现行的会计电算化考试模式,按会计工作实际工作流程进行考试,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加快会计中级电算化知识培训步伐,提高会计人员信息化水平。

(七)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按照分门别类、各有侧重、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规范培训程序,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严格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制度,创新和丰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和手段,积极引入远程网络化教学等现代化培训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加强对会计培训市场的监管,采取评估、考核、备案、公示等有效措施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施教机构进行管理,严厉打击施教机构乱收费、乱办班、虚假培训等行为,净化会计人员培训市场。

(八)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鼓励和促进专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积极实施会计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推广以院校教学为主体,以单位实践为补充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会计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九)建立会计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完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发挥会计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功能,科学规划,积极推进会计人才交流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全省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现代会计人才市场体系,实现会计人才合理流动和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流动。

(十)发挥会计学会和行业协会职能。把会计行业协会、会计学会建成培养各类会计人才的平台,以高质量的服务凝聚会员、壮大队伍,以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素质和能力,以高质量的会员信息库服务社会。充分发挥会计行业协会、会计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专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促进应用型会计人才成长。

(十一)重视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和各地会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步伐,优化管理体制,提升教学能力,争创一流培训基地。升级教学软硬件水平,重视师资库、教材库建设,建立培训基地评估长效机制,使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会计人才发展要求相适应。

五、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工程

(一)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培养250名左右全省会计领军人才,担当会计行业领军重任。其中,着眼于提高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造就100名高素质、复合型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着眼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培养造就50名高素质、复合型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着眼于加快省内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形成国内竞争比较优势,培养造就50名高素质、复合型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类会计领军人才;着眼于丰富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培养造就50名高素质、复合型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

(二)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着眼于全面提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的能力素质,促进全省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山西省会计学会、山西财经大学等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的教学资源优势,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年100人左右的规模,对全省所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总会计师开展轮训。

(三)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人才培养工程。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0]22号)精神,以排名前30家会计师事务所为基础,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前5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为重点,大力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岗位练兵与脱产集训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战锤炼相结合、省内学习与省外深造相结合、自主培育与合理引进相结合等方式,全面提升全省注册会计师尤其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

(四)会计名家引领工程。着眼于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树立会计行业楷模。着力发现、培养、举荐100名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杰出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形成会计名家库,发挥会计名家引领作用。

(五)农村会计人才支撑工程。着眼于深化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治理工作,提高农村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扎实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充分利用山西省会计函授学校培训平台,按照每年3.6万人人左右的规模,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组织开展全省支农惠农财政、会计政策培训。到2020年,力争对全省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主要村干部、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代理会计、负责人轮训一遍。

六、会计人才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在山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财政部的指导下,山西省财政厅负责本规划的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制定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分解细化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各市财政部门和省直有关主管单位要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健全会计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各市财政部门和省直有关主管单位应当以本规划为指导,结合实际,编制本地、本系统会计人才发展规划或具体实施办法,形成上下衔接、各方协调的全省会计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体系。各用人单位应当重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单位会计人才发展规划,为会计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平台和经费支持,切实发挥会计人才作用。

(三)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控评估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过程跟踪、执行监督、信息反馈机制和定期评估制度,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和指导。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报告制度和考核制度,对实施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四)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广泛宣传本规划规划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宣传各地、各行业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特别是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会计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